在台灣可以購買比特幣嗎?
關於備受關心的比特幣使用方式,鄧博士說明每位使用者必須要有自己的電子皮夾(wallet),電子皮夾上有一個地址代表個別使用者,這串位址多達30個字元,不易記住,因此也有QR Code。電子皮夾會記錄、顯示交易的歷史,可以進行交易(收取和支付比特幣)。同時,個人所持有的比特幣實際上是存放在某一比特幣交易所的帳戶下,也有其風險性,因此需慎選一個具備信用的交易所。鄧博士進一步介紹在台灣購買比特幣的方式:「在 MaiCoin、Bitcoin ATM都可以兌換。」台北有Bitcoin ATM自動櫃員機,正好在講者的住家附近,因此特地拍了一張照片展示給大家,可以透過Bitcoin ATM將新台幣兌換成比特幣,惟兌換手續費為百分之十左右,費用不低。
如何評估個人是否適合投資比特幣?
在告訴大家兌換的方法後,鄧博士也幽默地提出忠告,希望在場的觀眾不要在不了解的情況下進行投資,必須審慎評估虛擬貨幣「是不是有信用」,因為這個行業與過去的網路泡沫相同,有許多熱錢急於投入,也具有高度投資風險。
除了以”個人使用”評估比特幣,鄧博士並從巨觀的整體環境分析比特幣和區塊鍊的特性和未來發展潛力。其中重要的特性包括:高度安全性、無法竄改紀錄、全球化、兼具開放透明與隱密性等。
比特幣發展至今,並未產生任何假造交易,過去雖有交易所遭遇駭客攻擊,但其原因是鑰匙被偷、而非系統程式被破解;而比特幣每個交易紀錄與驗證會傳送到所有電腦節點,系統機制開放且透明,但個人交易是以匿名方式進行,提供了隱密性。
區塊鏈之發展前景
區塊鏈的設計是一個”去集中化”的系統,系統中的數據由所有電腦節點共同維護,因此區塊鏈所產生的重要改變與影響在於去除中介機構、提高交易效率。以跨境P2P交易為例,若從美國轉匯1,000美元至台灣,透過西聯匯款(Western Union)須花費48美元交易費,但透過比特幣的交易費用卻低於1美元。
另一個新興應用為眾籌市場 – ICO(Initial Coin Offerings),以代幣進行眾籌募資,2017年是一個重要的轉捩點,至6月3日的統計數據,在區塊鏈領域的新創公司透過ICO所募集的資金為3.27億美元,超過透過VC融資籌集的2.95億美元;於此顯示,VC在募資市場擔任中間人並賺取利潤的機會可能被取代。
現場來賓對於區塊鏈提出相當熱烈的提問,包括使用者匿名的隱密性、金鑰保管的安全程度、比特幣財產移轉方式、以及是否符合法律規範…等,也與鄧博士進行更深度的探討和未來可能產生的風險,鄧博士並於討論中提出總結與再次提醒,比特幣與區塊鏈有其重要的發展應用潛力,但若是以投資角度評估,個人應先確保自己確實了解購買標的、控制在個人所能承擔的風險範圍內、並能接受、對應戲劇化的價格波動。 |